实战:Facebook 直播如何应对流量高峰

查看原文

视频直播服务很容易收到特殊事件的冲击导致出现流量高峰。对于 Facebook Live 服务,他们的系统有三种常见的模式:Routine(作息导致的高峰和低谷),完全无法预测的高峰(例如自然灾害或者灾难或者哪里枪击案了),预期的高峰(例如节日)。要让系统很好地应对流量高峰,首先需要对系统架构有认知,找出瓶颈,然后逐个测试其上限,平时做演练,最后真刀真枪时上备好的服务器增强容量。

对于 Facebook Live,他们的架构分三层,直播的客户端的 RTMPS TCP 流数据通过 Edge PoP 到达 Facebook Live Servers (FBLS), 完成 HD/SD encoding 以后永久存储到 Distributed Media Storage,同时数据会通过 Facebook CDN 到达 回放的客户端。

这个系统架构的主要资源消耗在这几个组件中:

  • Edge PoP
  • Facebook Live Servers (FBLS)
  • Distributed Media Storage
  • FB CDN

同时,一些基础服务,例如 log storage, metrics collection, configuration distribution 都有可能受到影响。说到 metrics,他们使用了三种指标,分别是每天直播的总量,一天的峰值,以及 scaling 对其它系统造成的负载。其中峰值是最主要的指标,特别是用于预备 capacity 的时候。最后的指标也很重要,主要体现在 routing host 和 app server 中间会有 many-to-many 的连接,当 scale 上去以后,健康检查会产生更多的网络流量,相应地,要调低健康检查的间隔。

应对突发流量的操作倒是简单:备好服务器,不够了就补上去。同时照顾好监控的指标,相应的调整一些参数,除了上限提到的健康检查间隔,还有视频存储的最小单元调长,以减少 IO 写次数。

预演是应对突发流量所必须的。在没出现流量高峰的时候就做 Load Testing,确保系统来流量的时候扛得住。造流量的方法可以是:

  • 把流量调到一部分服务器去
  • 对存储系统做 Synthetic load test,简单写入大容量的合成数据。
  • 或者把生产环境的流量 replicate,导到独立的环境里面去测试。当然,要确保这些流量不会和线上的混起来。